漫天的春雨,也冷却不了同学们对创业的热情。
3月30日下午,第230期博士沙龙活动暨“珞珈双创周”系列活动之“创业沙龙”在经管院第七会议室举行,优秀校友代表太库(武汉)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磊与技术创业达人李天宇一行人回到母校,进行创业经验的交流分享。
沙龙伊始,主持人介绍了来访嘉宾:熊磊,曾就读太阳集团tyc4633MBA,现任太库(武汉)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武汉市科技局创业导师、武昌区大学生创业导师等社会职务;李天宇,本科毕业于太阳集团tyc4633,留法博士,2014年带领海归团队创建武汉恩福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着熊总介绍了创业孵化器的相关知识和太库运营情况。一开始,他就问道“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是在什么时间、在哪里成立的?”现场的同学们积极猜测,正确的答案却出乎意料——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既不是在北京也不是在上海、广州出现,而是在1987年6月8日于武汉东湖成立。这恰好印证了武汉“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太库顺应创业大势而生,持续构建全球创业孵化生态系统,并以全球联动,本地化运营的方式在硅谷、以色列、北京、深圳、成都、武汉等地设立孵化中心。在运营中,太库通过助力创业企业从第一步到每一步的全产业链孵化模式,进行全生命周期培育,以超过70%的孵化成功率及低于行业平均孵化周期1-1.5年的速度领跑行业。其通过创产互动,快速实现产业落地;借助产城融合,加速地方产业对接;聚焦区域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模式,以达到共享、共赢与共创,最终实现全球技术、太库加速、中国创造的追求。
李天宇则分享了其2014年博士毕业后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自主创业的艰苦历程。李天宇谈道:“创业初期以为我们不缺技术,就缺钱,但当真正开始创业后才发现我们不仅缺钱,也更缺技术。”李天宇以“曲线创业、深度挖掘”形容这几年的创业历程。刚回国的时候,其拿到了人福医药的第一笔天使投资,在医疗器械领域方面进行了第一次创业。随着创业的深入,李天宇发现,我国加工贸易大省福建在面临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东南亚的趋势下,对机器人的潜在需求将会放大,于是单枪匹马去福建开拓市场。毫无准备的挨家挨户拜访企业,结果可想而知。在遭受挫折回到武汉后,他重新进行了思考和复盘,最终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取人福医药的网络渠道,实现了产业落地。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深度挖掘,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起了竞争优势。
分享过去的创业经历,李天宇有三个体会最为深刻:一是在创业过程中团队最为重要。这直接导致了他这样的许诺——“未来三年内要让每个团队成员获得应有的财富回报,能在武汉有套房”;二是创业成功的标准是多样的:产业落地是一种创业成功,团队的学习与成长也是成功,但在他眼里,最根本的创业成功,应该是情怀;三是要让产业落地有声,创业企业和产业关联最为重要。一个只待在孵化器内部而不闯荡世界的创业企业,是很难成功的。
在嘉宾故事分享后,参加沙龙的同学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有同学问及全球经营与本地化运营的模式,熊总回应道:太库作为全球化企业孵化平台,具备全球视野相当重要,在全球各地太库设立企业孵化中心,其员工均为本地或本国人,但高层管理者则一定是中国人,以便太库的全球化体系统一运行。有博士问及,这类孵化企业与技术创业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时,两位嘉宾均表示,人才永远都是缺的,将来会以专场的形式走进高校进行点对点的招聘。
一次创业的沙龙,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经验的分享。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聆听校友嘉宾交流创业的酸甜苦辣。他们收获的不只是一份共鸣,一份“双创”知识,更是一份人生经验,一份无惧风雨的鼓励和情怀。正如主持人所言,创业就像天气,有时风雨有时晴,但不论如何,创业初心不能忘,不必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创业,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双创正当时,我们在路上。(方琪)